广安政法先锋丨“暖阳嘉陵”团队:“暖阳嘉陵”暖民心

来源:本站原创阅读:0发布时间:2025-07-31

“如今的检察工作真是越来越贴近群众的心坎了。”近日,在武胜县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检察服务中心”),一名来访群众发出了由衷的赞叹。

以往,群众到检察服务中心反映信访等诉求,需要经历繁琐的填表等环节,整个流程耗时较长。而现在,群众一踏入该中心,便有工作人员主动上前接待,简单了解情况后,便会引导他们前往会谈室。在这里,相关业务部门的员额检察官会与群众进行谈心谈话,准确把握并回应他们的诉求。

这一显著的变化,得益于武胜县人民检察院的一支控告申诉检察团队——“暖阳嘉陵”团队。这支团队在传统控告申诉工作中精益求精,以真挚的情感和务实的行动,为群众提供贴心、周到的服务,锤炼出一支“纾民忧、解民困、惠民生、暖民心”的控申团队。


应救尽救 司法救助显温情

汤某,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,在一场刑事案件中导致脑部损害,呈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,而3名被告人因家庭贫困无法赔偿。这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来说,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。虽已得到司法救助金6万元,却依旧难以填补那巨额的医疗费用。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,该团队迅速将其层级上报到了省、市检察院。最终三级机关联动发力,突破了常态化一次性救助原则,以及救助金额限制,最大限度为汤某争取司法救助达10万元。

适当突破救助限额,有助于缓解救助申请人面临的生活困难,同时传递国家的关怀和司法的温暖,真正将“应救尽救”的司法原则落到实处。同时,“暖阳嘉陵”团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汤某进行综合救助,不仅为他们争取到了临时救助金,还协助他们办理低保相关事宜;同时也将相关情况推送给了残联,帮助办理残疾证明。团队还主动上门给汤某家人做心理疏导,给予他们安慰与鼓励。

针对涉老、涉未等特殊群体,“暖阳嘉陵”团队充分利用司法救助制度,发挥主动救助、能动救助积极性,实行优先、快速办理,让信访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、司法的温情、社会的温暖。据统计,2021年以来,团队办理司法救助案件62件,发放司法救助金59万元。


化解矛盾 刑事和解架桥梁

检察官遇到的除了疑难复杂的大案要案,还有很多柴米油盐的普通纠纷。王大爷的故事就是团队工作的一个缩影。王大爷家里的鸭子到邻居唐某家的田里吃食,与唐某发生争吵,双方均不愿让步,引发矛盾不断升级,邻里间的小纠纷上升为了刑事案件。

在接待过程中,尽管王大爷抵触情绪强烈,团队始终相信,只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,将心比心,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以心换心,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。团队多次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,组织案件评查,进一步核实取证和伤情鉴定,还进行走访调查。经审查,团队肯定原案处理合法合理,但也意识到释法说理和善后处理存在不足。考虑到王大爷的身体状况和案件影响,“暖阳嘉陵”团队精心安排上门公开听证。邀请律师、村委会主任、办案民警参与。听证会上,王大爷充分表达困惑,团队耐心解答,将法理、情理、事理通俗易懂地阐述清楚。听证员一致认可原案存疑不起诉的正确性,王大爷也终于认可了处理结果。

“暖阳嘉陵”团队在面对信访群众时,秉持敬业之心,用耐心、细心化解矛盾。综合运用多种方式,以公开听证促进公平正义,以司法救助体现人文关怀,以多部门联动解决实际问题,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。团队深知每个信访案件对当事人意义重大,用真心真意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,这就是司法为民的生动诠释。今年武胜县人民检察院创新实施“受案即预判、办案即调解、跟踪再溯源”工作机制,成功和解案件20件,公开听证25件次,调解成功率达95%,跟踪回访案件21件,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8件,深化源头治理,达到“办理一案、教育一片、治理一域”的社会效果。


服务大局 全心全意惠民生

“暖阳嘉陵”团队为脱贫户拍全家福,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,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,让希望的田野绽放新颜;团队守护“童伴之家”,为未成年人和留守儿童送去关爱,用温暖的怀抱给予慰藉,让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;团队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,严格把控每一道防线,用严谨的监管铸就坚固盾牌,让百姓的饮食无忧且健康;团队精心保护嘉陵江,珍视每一滴水的清澈,用实际行动捍卫那片碧波,让母亲河的生态永葆生机。

初心不改,砥砺前行。武胜县人民检察院“暖阳嘉陵”团队将一如既往地践行人民至上的司法理念,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有效实现法、理、情的有机结合,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。